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桃花笺上录 > 第六十九章 宣义(3)

第六十九章 宣义(3)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神来,痴念着那一份温度。“澜歌,我……我……我明日一早就来看你。”

    他想告诉她圣旨上所说的话,可迟疑着不敢开口,害怕她难过,又害怕她强作笑脸的大方,最后也没能说出心里的话来,只能岔开了话题。他一直目送着澜歌进楼,关上了大门,他才泄气地耷拉下脑袋。

    忽然,宣义长叹一声,一甩马鞭狂奔而去,就好像跑得越快,便越是容易将那些烦心事甩掉一样。

    宣义心里太清楚了,即便马儿跑得再快,他也清清楚楚地知道该发生的事,即便他再拖延,也迟早会发生。只是,歌楼那一处,他刚寻到的归宿,可以不顾所有,在城外的黑夜中等待他的人,叫他如何舍得下?

    他心中烦闷,稀里糊涂地回了侯府,本欲唤了管家斟酒,解救消愁,不想刚下马,就被太史令在门口拦了个正着。曹大人一见宣义归来,急切地冲上前来,死死地拉住了宣义的缰绳,生怕一个不留意,永安侯就从他眼下溜走一样。

    “天色渐晚,我早就派人送了大人回驿馆,不知大人为何去而复返?”宣义一跃便跳下了马,视曹大人这般作为如小二争斗,大步往府内走去,面色不善,似乎在下逐客令一般。

    “侯爷,此乃庙堂存亡之际,你怎能袖手旁观?”曹大人立马甩开缰绳,快步跟上宣义,言辞恳切地再三请求道:“纵然侯爷觉得太后有过,因身份之别将侯爷远封至御水,可太后如今也已崩殂,侯爷怎能忘大义而念旧过?”

    “曹大人!”宣义怒然回首,瞪着曹大人加重了语气说道:“你可知你方才说了什么?我宣义征战沙场多年,靠着军功封侯,堂堂正正,何时做过因为他人背后言语而至君上于不顾之事?你今日所请,并非王上之意,而是太子与梁王相争,我一个外姓人如何去参和宗室的家事?”

    “侯爷息怒,是下官失言了。”曹大人并不退让,紧跟着宣义的步伐,寸步不离,继续劝说道:“自高祖以来,姬姓宗室从不分封外姓诸侯,是王上力排众议,这份知遇之恩,侯爷怎能忘记?今王上病弱,太子为正统,梁王帅兵进京侍卫谋反,侯爷怎能视而不见,说这是王上家室呢?莫非你也支持梁王不成?”

    宣义冷哼一声,说道:“曹大人扪心自问,梁王当真谋反了?朝臣都说梁王谋反,梁王自然要辩驳,就好像朝臣都说你曹大人谋反,莫非你就任由他们诟病而不辩白?我们大家心里谁不清楚梁王有君王之才,王上重病,太子忌惮,这才借故将梁王宣进王都,想以带兵入京的借口除了梁王。朝臣能不清楚?王上能不清楚?这浑水,你曹大人敢蹚,我却不敢。”

    太子本就是兵行险招,手上兵权有限,若永安侯不答应成为太子一派,只怕这一计失败不说,反而叫梁王得了好处,得不偿失啊。曹大人想着临行时太子的嘱咐,背后一层冷汗,咬咬牙,而后放声大哭,道:“侯爷,我一家老小的命都还握在太子手里,生死就看侯爷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曹大人就跪下,一边磕着头,一边声泪俱下地求宣义派兵解王都之困。

    梁王曾与宣义一同上过战场,一同对抗外敌,梁王的本性,宣义再清楚不过。梁王胸中有丘壑,志向远大,要么不做,要么就不仅仅是围困王都这么简单。从王都至御水,再是快马加鞭,少说也得十来天的路程,十来天足够梁王做太多的事。

    此时不管宣义站在哪一方,他相信王都的形势早已成定局,此时出兵已经晚了。至于曹大人的家人,宣义冷笑两声,他清楚地看到了曹大人闪烁的目光,定是谎言无疑。“你衷心太子,他必不会亏待你的家人,还有何担心?来人,夜深了,送曹大人回驿馆歇息。”

    曹大人再要往前,侯府管家挡住了他的去路,不由分说,强行将他送出了侯府大门。曹大人看着紧闭的两扇漆红大门,气不打一处来,只觉识人不清,虽说他的家小确实不在太子手中,可好歹他们多年的同僚情分,也该帮助一二,居然视而不见。

    曹大人气的不轻,气宣义白辜负了自己的信任,又气宣义竟是个不顾他人死活的伪君子,更气宣义不给他面子。他已经在太子跟前再三保证,若此次无功而返,他岂不是在太子面前失了信,只怕再不得重用,仕途就要止步不前了。

    他思来想去,既然宣义处没有可能,那就只能从太子身上做文章。他回到驿馆,忙将此事与家里一道同来的门客说了,请他想给好主意。门客依附曹大人而活,自然想尽办法,最后门客说道:“既然永安侯不信梁王谋反,可朝臣皆信,朝臣信便是天下人信。大人回去之后,不如跟太子说永安侯已经投靠了梁王,将他们二人全部归作叛党。如此,大人必安。”

    “妙计。”太史令大赞,于是吩咐随从连夜收整行装,翌日一早,不等侯府的人前来相送,一行人便自驾了马车,匆匆往王都的方向赶去。

    而宣义,一早听驿馆的仆从前来报告,一说太史令曹大人回京了,困扰了他多日的麻烦这才算真的解决了。宣义本就是军功封侯,常年征战在外,朝堂上的政务,甚少参与,更何况这几年远离朝堂,太史令的心计,他什么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